最近,全國多地的住建局從“住房和城鄉建設局”(簡稱“住建局”)更名“住房和城市更新局”(簡稱“住更局”)。從“住建局”到“住更局”,一字之變,折射出我國城市整體上從“擴增量”進入“優存量”時代的深刻進程。
在“優存量”時代,“以地謀發展”客觀上已經難以為繼,以收支管理為核心、積極盤活“存量”資產的“城市運營”成為城市發展新模式。
“城市運營公司”來了
于是,“城市運營公司”應運而生,并成為環衛公司新一波更名潮“新寵”。
環境司南數據監測顯示,截止2024年7月23日,擁有環衛服務項目中標業績的“城市運營公司”共79家。其中:民營企業39家,占比49%;國有企業31家,占比39%;混合所有制企業9家,占比12%。
79家“城市運營公司”中,67家為2022年以后注冊或更名,占比高達85% 。
環衛行業三波更名潮
從2017年前后第一波更名潮至今,環衛行業經歷了三波具有鮮明特點的更名風潮。
第一波:環境科技公司
環衛公司第一波更名潮,突出科技范,“環境公司”、“環境科技公司”、“環保公司”及“環??萍脊尽鳖惷Q在環衛行業大量涌現。
第二波:城市服務公司
伴隨著頭部物業公司扎堆進入環衛行業,以及城市服務與城市大管家模式的推廣,“城市服務公司”、“城市管理公司”、“城市管家公司”成為環衛企業第二波更名潮新趨勢。
第三波:城市運營公司
環衛行業第三波更名潮受地方城投轉型影響,指向“城市運營公司”。
近年來,城投企業受到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市場化轉型壓力的雙重影響,明顯加快在城市運營方面步伐,大量地方城投企業更名入市。
(更多信息,點擊閱讀原文:新一輪環衛公司更名潮來臨!從“環境科技”到“城市服務”再到“城市運營” )